将党建融入一线中心站

    期次:第988期   




卧龙河集气总站

卧龙河集气总站地处卧龙河气田南端,始建于1987年,2007年5月由四个班组集气总站、卧分站、二号站、卧23井气田水处理站合并成立为集气总站。设计规模达1480万立方米,最高集输气量达1400万立方米。具有集气输气、分离除尘、计量调配、气田水处理等功能,分为集输区、分输区、气田水处理区三个区块。是西南油气田的特类集输站,川渝两地重要的天然气枢纽站。

集气总站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红旗班组”、集团公司“标杆班组”等荣誉,2012年被集团公司授予“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19年更名为“石油精神教育基地”,2019年被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授予“党员教育基地”。


2021年6月1日,沐浴在盛夏的阳光中,被集团公司和西南油气田公司分别授予“石油精神教育基地”及“党员教育基地”的卧龙河集气总站,以崭新面貌焕发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勃勃生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卧龙河这片34年历史的千里气田之上,换班换人不换作风的优良在集气总站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重庆气矿垫江运销部党委书记车常飞告诉我们:“多年来,运销部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站助推科学发展,把党支部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实行‘1个党支部书记+1个站长’管理机制,达到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效果,创下了建站32年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奇迹。”

将支部的旗子插在一线,一个中心站至少要有5名党员,依托一线建立党支部,确保党建工作在一线发声发力,确保“党建+”融入工作中。在卧龙河集气总站,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作为站长兼支部书记胡波在面临井站突发“极难险重”致胜的法宝,这名有着23年党龄的骨干,用着自己一腔热血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最朴实的承诺。

时间回到2018年8月6日的下午,天空忽降大雨,值班室SCADA系统上达卧线进站压力突然增高,报警声不断。胡波全然不顾恶劣天气,戴上安全帽立马冲了出去。见此情景,支委陈希、陈烈强等党员也加入其中,也冒着大雨和雷电尾随而去,大家协力处置了问题,最终保障了天然气的平稳生产。

《基层党支部党务工作》《建立党员安全网络,增产保气方案》等方案的建立,明确了卧龙河集气总站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充分将党建工作融入其中,他们通过微信群、中油即时通、视频进行讲党课,把“党建+”与中心站工作相结合,融入中心站内部日常管理工作各个环节。除此之外,支部还将党建工作与新的班组管理模式相结合,融入中心站一站式管理模式,力争“一个中心站一个特色,一个支部一个亮点,一个井站一个分析,一个事件一个分享。”目前,“我说我站”“我唱我站”等九个“我”字活动为核心的班组文化建设成果已见成效。

集气总站的每一面墙,每一套装置,都向人们展示着“卧龙河精神”的文化。即将退休的杨洪站在集气总站的文化墙下,深情地说“这是一个‘以员工为本,员工爱站如家、守站守家’有情感、有温度的温馨集体。”

多年来,集气总站班组荣获了“三个首次”:荣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次命名的“标杆班组”;荣获全国首次命名的“工人先锋号”;作为分公司试点创建“五型”班组,获得首批命名。

而今,在卧龙河荣誉室,一块安全生产里程碑赫然醒目,上面显示安全生产12602天。从建站至今,卧龙河集气总站创造了30余年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污染纪录,累计集输天然气近千亿立方米。(谭晓萍  杨宇为  何洪  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