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防汛 为管道保驾护航

    期次:第989期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曹娟 通讯员 刘建)针对汛期管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严峻的安全形势,万州作业区时刻紧绷安全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管道风险管控能力,全力保障管网稳定运行。

着力本质安全与外部风险管控。严格按照“4+1”巡检模式,落实巡检工作质量标准,根据“无盲区”原则设置高后果区巡检必检点,多层次、全方位将巡检工作纳入到各个岗位,形成交叉型、立体型日常巡检常态。严格第三方施工“三色”管理,加密管道周边第三方施工管理检查频次,严防输气管道被第三方破坏失效。目前,作业区已实现无人机巡检全覆盖,对输送高含硫气质的天高线每月巡检三次。

突出加强管道高后果区风险管控。落实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视频监控、安全预警系统、泄漏监测系统等技防措施,结合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技术手段,优化巡护和应急力量配备,完善高后果区风险管控体系。制定高后果区风险管控和管道安全保护承包责任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一区一案”要求,建立管道高后果区区段长责任制,压实安全环保责任。持续开展高后果区设计符合性及风险管控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通报并制定整改措施。

强化管道施工作业风险管控。严格作业计划、方案、交底、确认、作业许可、现场实施及监督等全过程的受控管理;严格停气碰口风险作业登记制度,从方案上报审查时效性、施工条件确认等各方面强化风险作业管理;严格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性能测试及故障管理,全面推进关键设备专业化维护,确保管道运行安全受控。目前,作业区辖区内有7个第三方施工点,为加强安全管理,作业区参加地方政府召开的协调会数十次,通过沟通、协调、合作,共同为管道安全运行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