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 期 “近期川渝地区降雨频繁,各班组车辆请严格按照汛期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行车,勤检查慢行车,谨防侧滑。”7月26日,重庆气矿汽车服务中心驾驶员微信群里一则提示让驾驶员们心里一暖。 入夏后,高温炎热,汛期到来,易出现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风险增大。该中心根据《集团公司关于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和近期安全生产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夏季高温及汛期安全行车工作部署,从细处着手,进一步完善汛期应急预案,细化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并成立了汛期车辆应急抢险小组,针对各类突发状况实行24小时待命制,要求运行车辆备齐“警示牌、灭火器、急救包”等安全用具,以便及时有效应对汛期的“应急事件”。 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气矿交通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手册》道路风险清单,利用月度“路检路查”的方式对易积水路面、易损毁路基、涵洞等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对不能及时处理的,做好防范措施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依据川渝地区汛期天气变化异常的特点,提醒驾驶员注意特殊天气下减速慢行,严禁盲目赶路,以防止山体滑坡、道路塌陷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不放心”路段必须“先探路,后过车”。 同时,利用北斗卫星监控系统,该中心加大了对越野车、中型客车、皮卡车和特种作业车辆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在雨雾天气中,对所有车辆的行驶速度、行驶路线等进行严密监控,发现“不正常”行车,第一时间与驾驶员联系予以督促、落实,让特殊天气出车“全程受控。”此外,该中心还充分利用微信、即时通等平台,及时将天气状况和注意事项等传达到每位驾驶员手里,以确保汛期交通安全“零事故”。(何超 摄影报道) 高 温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传富)“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不折不扣抓好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生产。”7月21日,重庆气矿永川作业区党委副书记李灏在来永输气管线检查时说道。 入伏以来,高温、暴雨相互迭加,给安全生产造成诸多困难。 作业区结合所管辖区域的实际情况,及时开启极端天气工作模式,旨在为天然气安全生产、员工生命令财产安全筑牢根基,确保平稳度夏。 针对地方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暴雨黄色预警信息,作业区迅速进入备战状态,成立极端天气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中油即时通信、电话告诉等形式,及时传达上级相关要求,让全体员工认识极端天气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杜绝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松懈心态。 同时,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小组成员具体抓,分工具体、上下联动,牢固树立防极端天气保安全受控的思想不动摇,实现布局在前,风险防控到位。 作业区通过开展安全联系、“送清凉”等系列活动,宣传预防高温中暑、洪涝灾害等应急措施,强化员工对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健康常识和应急急救措施等安全教育,采取现场教学、观看应急知识影片、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员工深入了解、掌握应急知识技能,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各类防灾、抗灾应急演练,把防高温、防暴雨、防雷电等作为重点工作,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做到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建立极端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机制,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对出现的各类安全生产突发情况,果断处置并及时报告。按对地质灾害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提醒驾驶员做好敏感路段行车的风险提示。 增强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强化汛期车辆保养检修,严禁车辆带“病”上路,确保车辆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从而筑牢极端天气安全生产防线。

极端天气下的工作模式
期次:第9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