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魂是什么?”这是重庆气矿大竹作业区开展“八一”建军节表彰座谈会时的一项议题。
当看到屏幕上这段话时,我的脑海中迸发出一句句掷地有声地呐喊:“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石油,战斗!战斗!战斗!”仿佛置身于1952年西北军区第19军57师八千子弟兵中,他们临危受命,在汉中就地改编,对着飘扬着的“中国石油工程第一师”军旗庄严宣誓。
为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石油第一师从手握刀枪斗顽敌的战士,转身成为战风沙、握刹把的石油人,从此踏上了寻找国家“血脉”之旅。这些“转职”的石油人,怀揣着“流血流汗不撤退,拼命也要找到大油田”的信念,艰难攻关,一路将汗水与热血挥洒在杳无人烟的深山与戈壁,相继开发了玉门、柴达木、克拉玛依、四川、大庆、胜利等大油田,将“贫油国”的帽子狠狠地摔在地上。
思绪间,又仿佛看到了一张张黢黑的脸庞,一双双坚毅的眼神,他们正奋不顾身地跳入水泥池中,不断地挥舞着四肢搅拌着泥浆,此刻,他们黢黑的脸庞显得比水泥地更加坚硬,他们的眼睛喷射出比“咆哮”着的井喷更加汹涌的目光。
“锦绣河山美如画……”退伍老兵们高亢的歌声将我拉回到现实中,再次将目光投向屏幕上的那段话,我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老一辈石油人的艰辛,因为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大,我可能再难体会,石油人用身体充当“搅拌机”的景象,因为科技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也不会再现,但是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仍在我的心中延续,石油工程第一师“无畏困难、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军魂仍在我的心中凝聚,而这,就是我们当代石油人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