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赵勇 刘世常)8月11日10时48分,草31井以日瞬量42.8万立方米顺利注气,大规模注气气源来自于南干线东段,标志着黄草峡储气库先导试验工程工艺系统全面投运成功注气,拉开了循环注采测试序幕。
黄草峡储气库在黄草峡构造罗家坪高点的嘉二2和嘉二1~嘉一两个气藏上实施改建,整体建库还存在构造刻画、裂缝分布、硫化氢变化、气藏枯竭后储层物性变化不清等难点。本次循环注采测试主要包括干扰试井、注采能力测试、流体性质监测及压力恢复试井。循环注采测试期间在嘉二2和嘉二1~嘉一层分别加入不同的示踪剂,测试期间进行气样分析,弄清两套储层间的连通关系;通过硫化氢跟踪测试,分析枯竭含硫气藏硫化氢混合分布规律,为井工程和地面工程设计提供支撑。
为实现黄草峡储气库尽早注气开展循环测试工作,西南油气田公司提前谋划,精心编制工程总体部署方案,研判项目重难点,快速完成项目各类前期手续;结合工期紧、任务重、协调难度大的特点,采用“三同步、一明确”措施,在保证设计工作质量的同时,缩短设计工期,提前订购特制设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通过优化施工工序、日工作计划安排与落实跟踪措施,采取 “5+2”“白+黑”工作模式,先后完成龙溪河定向钻穿越、龙溪河分输站建设、集注站工艺流程建设、注采管线建设、双向联络管道及注采站改造工作。并提前与长寿区政府开展工作对接,先后召开4次协调会,并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建立项目联合小组,共同解决施工过程疑难杂症。在施工期间,安排管理技术人员长期驻守施工现场,强化承包商管理,认真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安全及技术交底内容,落实防控措施,切实保障作业安全及施工质量。
本次黄草峡储气库循环注采测试,是国内枯竭含硫气藏改建储气库先导实验阶段获取关键参数的首次创新,将为整体建库可行性方案编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