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套健身器材全部配送到各基层单位、送清凉和金秋助学的活动进入尾声、中秋节和国庆节的一系列慰问对象的统计审核工作已铺展开来,近期,重庆气矿“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一件件有序推进。
解困救急 帮度难关
“感谢单位多年来的关心和照顾,送这面锦旗表达我们全家的一点心意。”9月1日,周光裕将鲜红的锦旗交到前来金秋助学慰问的气矿女工副主任李羽手里时,感激地说。锦旗上写着:雪中送炭,冬里暖阳;帮扶助学,大爱无疆。
周光裕,江北运销部巡管工,1998年因公致残后,是单位帮他渡过了难关。单位一直给予他工作上的照顾和经济上扶持。如今,他的大女儿技校毕业在重庆气矿上班,小女儿今年高中毕业考上浙江师范学院。
像周光裕这样因病、因残的家庭,重庆气矿对他们进行了经济上的帮扶,为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把职工群众的冷暧放在心里,去年元旦春节、中秋国庆期间,矿工会对困难群体集中开展了扶贫帮困送温暖慰问,慰问困难人员260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数百万元。实施了重大疾病关爱行动,为800余名重疾人员送去了温暖。
6月,万州采输气作业区何益权突发胰腺炎,输了两天液就回到岗位上。当作业区领导劝他多休息几天时,他激动地说,我困难时单位帮助了我,不能给单位添麻烦。两个月前,何益权还在为生病卧床的父亲发愁,当作业区工会得知他的情况后,上门看望了他的父亲,并帮助协调好家庭关系,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精准聚焦 提升普惠
“气矿征集中秋节慰问品的建议,你们提一下。”8月24日上午,气矿新闻中心的微信群里,工会干事谢凤瑜发言了。虽然类似的征集早已不是新鲜事,但细微之处让人感受到矿工会“办实事、办好事”的心意。
职工群众需要什么?气矿没停止过思考。2017年,气矿的劳保物品发放打破传统实物领取的方式,改为线上采购。当一件件自己亲手选购的物品通过快递直接送到家时,职工感受到了企业的爱护和关心。为了推行这一举措,气矿组织相关部门反复调研,商谈,历时两年得以实现。
急员工之急,2020年,矿工会筹集66万元抗疫专项资金,对2466名在岗职工、建档的低收入和极低收入10名困难人员进行了慰问。
工会副主席温志怀介绍,为了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位员工,气矿深入调研,建立了“七有”暖心服务体系,员工生病住院有探视、传统节日有慰问、退休离职有欢送、结婚生育有祝福、炎热夏季有清凉、困难学子有助臂、寒冷冬季有温暖。这些活动,让工会成为了职工群众看得见、找得着、信得过、靠得住的组织。
精神关怀 成就更好
今年,工会开通的心理疏导热线刚好10个年头,当初单纯的电话热线已发展成为电话联系、线上交流以及流动服务站进基层三种形式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站。10年间,心理辅导站接受各种咨询800人次、涉及的案例有职工的权益落实、心理疏导、困难救助、技能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心理辅导站对及时发现和解决职工群众的急、困、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快乐生活、愉快工作”是矿工会向全体职工发出的倡导,矿工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职工提升自身素质,做心中有阳光,行为有素养的石油人。活动小型多样,力争全员参与。五年来,随着工会活动阵地的不断前移,基层职工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出更好的自己”已成为气矿人的新时尚。
开州作业区南雅站采气工郑建新、阚姝俩夫妻从2019年站上有了健身房后一直坚持锻炼,通过锻炼,原来体弱多病的郑建新精神焕发,阚姝的体态变苗条了。“站上参加健身的人越来越多,环境很重要。”采访中,郑建新感慨地说。2019年,气矿组建了篮球、摄影、书画等13个兴趣队组,会员近500人。
“非常感谢组织,未来生活中,我将退休不退步,离岗不离心,永远关心作业区的发展。”7月15日晚,大竹作业区为4名退休离岗职工举行的欢送晚会上,张明惠饱含热泪地说。关爱凝聚人心,职工与企业血肉相联。人心齐,泰山移,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检验了这支新时代的石油之师。在矿领导的带领下,全矿职工尽心尽责,克服物资供应难、人员出行难等困难,取得了抗疫和平稳供气的双项胜利。(王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