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在 《回忆鲁迅》 一文中提到,1934年,冯雪峰在瑞金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
我相信这些内容是真实的。有文章记载,1937年底,正值鲁迅逝世一周年,毛泽东在题为 《毛泽东论鲁迅》 的讲话中指出,鲁迅“并不是共产党的组织上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化的”。毛泽东还论述了鲁迅的三大特点,即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伟大的“鲁迅精神”,号召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学习鲁迅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见中央党校唐天然发表在1981年8月19日 《人民日报》 上的 《毛泽东论鲁迅发表的经过》 一文。)这是毛泽东对鲁迅书面上的正式评价。1940年,毛泽东在他著述的 《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在毛泽东已公开出版的所有著作中,对一位中国现代作家,包括其他历史人物,一口气连用了九个“最”的措辞,并冠之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个头衔的现象,是绝无仅有的。
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历史学家、史志专家、文学家、美术学家、理论批评家、作家从来没有放弃对鲁迅先生和其文学作品精髓的解读、探讨,足见他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地位和对当代文学的深远影响,使研究热度至今不减。
读过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人不在少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代人中或多或少都有人读过。即便不识字的,至少也知道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阿Q、闰土等典型人物形象,借以在日常生活中充作谈资,更别说那些识文断字的人了。
现今的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收入鲁迅先生的作品有 《风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藤野先生》 《故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孔乙己》 《纪念刘和珍君》 等,无论从课堂学习还是课外读物上来讲,数量应该不算少。虽然也在不断移出,但从教学的角度、观念上看,更科学、合理、创新并适应时代发展地设计语文教材或许也是应该的。
就我个人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诗歌、杂文的经历而言,最初的阅读篇目大多出自语文教材,慢慢地才涉猎更多。让我印象深刻或者说“懂”了的,无外乎都是课本里的那一部分,这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解读后的作品及其所包含的中心思想,严格来说是在课堂上老师教我“懂得”的。可以说,由于事先并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也没有很好地了解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再加上没有研读的过程,因而我对鲁迅先生所作文章语言运用的准确把握、理解至今仍似是而非,自然也就似懂非懂了。
如同阅读许多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一样,即便我们与作者处在同一时期、同一社会背景下,仍有不少人感叹读不懂某些作家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它不是作家自身的问题。任何一个作家都不会(技巧除外)故意设置障碍,有意与读者形成隔膜,而是因为读者的个人阅历、社会经验、思想意识、生活态度等存在严重的缺陷。不懂便是真的不懂,无论你用怎样的口吻狡辩和抗拒。
只有读懂一个人,才能更好地读懂他的文学作品。
鲁迅真的很难读懂吗?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