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通讯员熊巧红)7月24日午休时,储气库管理处苏桥作业区老党员乔磊走上讲台为员工讲解管路组装和三视图。作业区党支部构建“微平台”将党建与生产有机融合,见缝插针地开展思想教育、理论培训、小改小革,将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微课堂”讲透大道理。“班车会”讲形势。面对今年采气生产提前36天停产、库存压力高、注气难度大等挑战,作业区党支部充分利用员工班车
每趟1个小时的时间段引导大家明确全年工作思路,精准发力拼搏奉献。“班前会”讲安全。作业区党支部将储气库管理处自编的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汇编》 作为安全警示教材警醒干部员工时刻紧绷安全弦。“小课堂”讲技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党员干部纷纷走上讲台,采用理论梳理、多媒体学习、现场示范“三步走”的培训方式为员工详细讲解、亲身示范,不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微活动”激发大活力。“小比赛”提士气。针对作业区地处偏远的实际情况,作业区党支部利用午休间隙组织乒乓球、毽球比赛让员工释放工作压力,组织消防技能比赛、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员工学知识练技能的热情。“小练兵”提技能。作业区党支部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编制 《储气库业务应知应会》,在组织青年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时,挑选技术尖兵手把手教,确保学习效果。“小药箱”暖人心。苏桥作业区配合处工会为所有偏远单井配备应急小药箱,并备足速效救心丸、肠炎宁等十多种药物,7月底还将6大类19种469盒药品补充到基层的13个应急小药箱中。
“微阵地”传播大能量。“小典型”树新风。作业区党支部坚持用典型引路,着重宣传身边的劳模刘长波等人物,掀起“学劳模、展形象”比学赶超的热潮。“小革新”见成效。针对注气压缩机故障频发问题,作业区党支部成立党员攻关小组,连续3年立项,通过对压缩机关卡、压缩机气阀的材质进行重新选型、设计,使停机故障率下降38%。此外,劳模刘长波发明的高压天然气取样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推广使用。“小维修”降成本。受疫情影响,各类维保队伍无法到达现场,作业区党支部号召党员群众迎难而上,加班加点完成58具安全阀的安装、13口井“8”字盲板倒换、压缩机冷却系统清理,节约维保及安装费用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