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报社  
上一期    下一期

以古潜山油田起家

(之一)
   期次:第8154期   

  华北油田以古潜山油田起家,神奇的山——一种远古时期就已存在的,由于地壳沉降和江河湖海的沉积作用而埋于地下的山峦,经过地壳亿万年的运动和积淀,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广袤的冀中平原,亿万年的桑沧巨变,地下埋藏着峰峦起伏的群山,孕育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一直没有被人们认识和发现。
  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地质工作者对冀中腹地的勘探找油从来没有间断过。1954年3月,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在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作题为 《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地质资源勘探的远景》 的报告,指出华北平原与松辽平原的“摸底”工作是值得进行的。
  然而,神秘的“古潜山”将石油掩埋得太深太久,石油地质工作者们先后“三上冀中”,进行勘探,艰难探索,直到70年代初还没有大的发现和突破。1973年6月,燃化部石油勘探开发设计规划院召开“突破口会议”,将高家堡、辛中驿(即任丘)、高阳、留路四个构造作为冀中突破口,确定了家1井、冀门1井、高1井、留1井等一批探井井位。1974年,在家1井喜获油气流,坚定了冀中勘探的信心。
  1975年春节期间,3269钻井队刚刚在白洋淀边打完一口井,又接到转战任丘的任务。当时,20多名钻工已请好春节探亲假,听到通知后,便立即返回井队。一时间,“决心书”“保证书”“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向井队党支部。他们凌晨4点搬家,经过7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位于辛中驿的任 4 井井场。中午一点半,天下着小雪,寒风凛冽,大家顾不上吃午饭,就顶风冒雪卸车装设备。当晚,大家有的住帐篷,有的睡在村民的马棚里。大年初一,30多名职工感冒发烧,但是没有一人请假休息。
  1975年7月3日,任4井喷涌出高产油流,酸化后日产原油达到1014吨,成为任丘古潜山油田的发现井。任4井出油后,任6、任7、任9、任11、任13井先后钻探成功,井井见油、口口千吨。其中,任9井日产5400吨,迄今仍位居我国单井产油量之冠。“六口井定大局”成为佳话,六口井的成功探索,揭开了古潜山的神秘面纱,催生了石油“新生古储”新的理论观点,开拓了碳酸盐岩找油的新领域,引领了古潜山油藏的勘探实践。
  以任4井喜获高产油流为标志,揭开潜山油藏神秘的面纱。“六口井定大局”向世人宣告中国最大的古潜山碳酸盐岩油田——华北任丘油田的诞生。
  任丘油田的发现是我国石油勘探史上一块新的里程碑。
  “潜山”这个概念,早在莱复生的 《石油地质学》一书中就曾提及,而“古潜山”“古潜山油田”及“新生古储”的概念,是1975年由当时在任丘地区进行勘探的石油地质工作者,根据任丘地区古老地层储油的特征第一次提出来的。
  冀中平原沧桑多变。在距今大约18亿年至6亿年间,地质历史上称为元古代震旦纪时期,整个华北地区一片汪洋。随着地壳不断下降,海盆里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岩,海底沉降运动一直持续到古生代奥陶纪。随后,海底缓缓上升,华北地区又成为一片平坦、荒凉而又辽阔的古陆。几经沉浮,海水与陆地相互交替。距今2亿3千万年,地质历史进入了中生代时期,地壳运动变得激烈,岩浆侵入和喷出也变得活跃,并使地层产生褶皱、隆起和断裂,燕山就是在这一时期崛起的。从距今8千万年起,地质历史进入了新生代时期,这里发生了更剧烈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元古代震旦纪时期沉积的古老岩层,随着陆地沉浮,上面又覆盖了新沉积的岩层,这种被潜藏在新地层之下的由古老地层组成的山,就叫“古潜山”。而古潜山中一旦贮藏了丰富的石油时,就成了“古潜山”油田。按过去的经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寻找油气藏几乎都在新生代、中生代等比较新的地层中找到。而任丘油田的发现则“颠覆”了这一概念。地质学家们认为,这些古老地层中的油气,也是在新生代地层中生成的,之所以出现在古老地层中,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的结果。这种新地层生油、老地层储油的情况,被称为“新生古储”。

华北石油报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