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岁首,国人再次遭遇严峻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开始蔓延。这一次,河北省会石家庄成了疫情蔓延的重灾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升级,石家庄、藁城、邢台、固安等地陆续封城,开始全民核酸检测。透过报端、微信和电视荧屏,人们再次见证了白衣战士逆行出征!处于疫情核心区域的人们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居家隔离,做好个人防护,接受核酸检测,期盼着疫情早日散去。
数九寒天里,进行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的双手被冻得红肿,隔离面罩中的雾水凝结成冰,“就地躺”“连轴转”再度成为这些奋战在抗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们日常工作的常态……新冠病毒肆虐之际,他们挺身而出,向险而行。尽管危险重重,但他们义无反顾、脚步坚定。此刻,他们就是国人眼中最闪亮的星。无论是与死神赛跑、与新冠病毒生死搏斗的医护工作者,还是日夜值守、保卫社区平安的物业服务人员;无论是默默奉献、不怕牺牲的抗疫志愿者,还是全力配合、积极防疫的普通民众,大家都是投身于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战士,都是战胜病毒至关重要的宝贵力量。这期间,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自1月初石家庄疫情暴发以来,作为一家职工医院的党支部书记、院长,李献忠带领医院职工连续鏖战6个日夜,直到1月11日晚他累倒在抗疫一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最牵挂的仍然是疫情防控。
在这场“战疫”中,还有无数个令人感动的瞬间:护士妈妈撇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毅然投身抗疫一线;大学生志愿者放弃回家,自愿留下来为抗疫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主动报名协助医护人员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登记居民信息、清理核酸检测点卫生的“红马甲”……寒风凛冽吹不散万众一心,病毒肆虐抵不过众志成城。我所在小区有3000多人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在长达六七个小时的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一刻不停地忙碌着,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尽管如此忙碌,遇到隔离户和行动不便的住户时,他们不仅主动上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还为他们送去日常所需的生活物品。
疫情之下,宅居是一种遵守,上岗是一种坚守,救护是对生命的浴血守候。心怀大爱的医者,用精湛医术与血肉之躯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钢铁长城;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主动捐献血浆,用于医学研究与治疗;处于疫情高危区的人们自觉宅居家中,做好自我防护,接受核酸检测,镇静地面对一次次凶险的疫情。凶猛的疫情之下,生命的脆弱让人来不及回望。一些朋友、一些亲戚的不幸消息,打断了我们曾经的记忆;一些人来不及相聚或别离,来不及抗争或悲伤,便已悄然逝去。他们留给我们的是巨大悲痛,这种痛彻心扉的感受只能在漫长的光阴中慢慢被淡化、被遗忘。
今年,疫情再度蔓延让我们认识到新冠病毒变异传播之迅猛与可怕。事实告诉我们,虽然疫情可防可控,但是疫情防控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我们必将付出惨痛代价。与此同时,令人欣慰的是,疫情之下,我们再度感受到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看到了党和政府果断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决心与铿锵举措。
河北省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江苏、浙江、北京、湖南等地的医护人员紧急集结,星夜兼程、千里驰援,只为同舟共“冀”。
这场“战疫”中的勇士,还有那些守住路卡的人民警察、严把居民小区第一道防线的物业值班人员、城镇和村庄里的执勤人员、运送物资的志愿者,以及那些匿名赠送口罩的人们、省吃俭用默默为抗疫捐款的人们……此外,还有那些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油气生产一线的耀眼“石油红”,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忘我坚守,只为保卫油流滚滚奔涌。这些平凡的小人物,用无私奉献与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出人世间的至美大爱。
“后疫情”时代,人们看淡了生死,看轻了执迷,看远了人生。“后疫情”时代,人们喜欢云淡风轻的日子,学会了珍视眼前人,懂得了珍重、守护已经拥有的幸福。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战疫”,人们改变了一些生活和饮食习惯:拒绝野味、自助分餐、讲卫生勤洗手、减少聚集等。此外,人们还应该牢牢记住这些必须遵循的法则:尊重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