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的2500公里

    期次:第931期   


“潘师傅,今天非常感谢您!千恩万谢!谢谢!”

这是潘师傅的手机收到的一条信息,手机里还有很多条类似信息,都来自于不同的居民,每次他的回复都是:“没事,都是应该的。”这里的潘师傅叫潘云,是新疆物探处273队的一名普通员工,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预备党员,在此次乌鲁木齐疫情期间,他用2500公里的行程诠释了一名石油企业的“人民子弟兵”。

召之即来,老兵的石油情怀

在乌鲁木齐疫情爆发初期,潘云得知招募志愿者第一时间就赶往社区居委会去报名,但是在去的路上却收到了单位的电话:由于基地院区封闭,居民车辆不能外出,社区居委会的车辆和人员严重不足,需要志愿者开私家车提供出行服务,前往地点基本都是市区内各大医院。虽然这是一个咨询电话,虽然各大医院的风险都很高,但是他依然不假思索地表示:“没问题,保证随叫随到,圆满完成任务。”就这样他成为了新疆物探处志愿服务车队的一员。

当他拉乘居民前往医院时,有的居民问他:“为什么开着自家的车天天拉着病人跑医院,你自己不害怕吗?”他总是微笑着回答:“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不过再难总是要有人来干,我自己做好防护多干点,别人就可以轻松点。再说了,现在的特殊时期,如果不是病情的原因必须要去医院,大家也不会往医院跑,只要跑医院,那肯定是急事、难事。我是一个油二代,在院区生活四十多年了,能给大家多做点比啥都强。”

来之能战,老兵的铮铮铁骨

志愿车队的活不好干,每次出车前不仅要穿戴防护服、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还要检查志愿者车标和社区居委会出具的志愿者证明这些必备资料,每次出车时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出车时间不定时、不定点,随时都有可能接到电话通知,在近30天的志愿者服务中,最早的一次是凌晨6点,最晚的一次是深夜近2点。现在每天他都会出车2次以上,每次往返最少30公里,多了就要跑100多公里,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或者在等待居民。有人问他累不累,他总说:“不累,现在路上基本没有车,好跑。”但每次回来脱下防护服时,衣服都是被汗水湿透的。

每次回来后他还要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消杀,有的居民不理解:“你拉的人又没有感染,不用天天喷吧。”他一脸严肃的说:“全面消毒既是要求,也是制度,面对疫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不仅是对我自己负责,也是对每一名乘车人负责。”

战之必胜,老兵的殷切期盼

潘云现在每天最关注的就是疫情最新通报,看着新增病例的持续下降,他总是内心无比激动,对早日实现清零、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他说:“每个人在这次疫情期间都付出了很多,每个人都对早日战胜疫情充满了期待,我是一名退伍老兵,更是一名预备党员,我将坚守在志愿者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刻,战‘疫’不胜、绝不退缩。”

一朝为军人,终身有军魂,虽然已经退役,但是他依然用“为人民服务”的红色信仰锻造着“退伍不褪色”的中国军魂。

(陈战海 陈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