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安全文化之魂 夯实本质安全之基

采油六厂特色安全文化引领安全生产

    期次:第5145期   

多年来,采油六厂始终秉承“持续培育特色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引领示范作用”的理念,通过开展经验分享、案例剖析、安全培训,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引领全员树立“我要安全———我们要安全”的团队安全文化思想,融入并用以指导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鲜明特色的团队安全文化在采油六厂已落地生根,为筑牢采油厂本质安全根基提供了有力保证。采油厂已实现连续多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注重思想引领

融安全文化于员工之心

思想决定方向,思路决定行动。采油六厂在工作中认真践行有感领导,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各级领导带头宣贯安全理念、带头开展安全培训、带头参与量化审核、带头开展现场安全观察与沟通、带头实施个人行动计划与安全经验分享,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员工深切感受到各级领导对员工安全的关心、对生产安全的关注,深切认识到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风险、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后果。引领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从而树立安全风险意识、遵章守纪意识,逐步由被动管理向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转变,由制度约束向主动防范风险转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们要安全转变,做到在工作中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由个人行为升华为团队文化,融安全文化于每名员工之心,形成全员性的安全文化氛围,促使员工从主观意识上消除产生不安全行为的想法,真正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注重体系建设

融安全文化于管理之中

采油六厂以HSE体系建设为抓手,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标准,明确工作责任。一是健全完善各项作业文件和“员工管理手册、员工操作手册、应急操作手册”等三本手册,做到每项管理有制度,每项操作有标准,从制度建设上规避无制查依。二是开展岗位员工履职能力评估,针对不同岗位需求,有的放矢开展能力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建立培训需求矩阵,按矩阵开展个性化岗位培训,形成评估———培训———再评估———达标上岗的良性循环,确保员工上岗满足岗位需求,消除由于人的能力不足而潜在的安全风险。三是推行现场目视化管理。在生产现场推行人员目视化、设备设施目视化、工艺目视化、工用具目视化、定置目视化、区域目视化等,将各种管理要求、管理标准外化于形,形成标准化工作环境,确保物料管理规范有序、工作界面整洁明晰,并进一步将其固化为制度,形成一种现场管理的制度文化。

注重责任落实

融安全文化于员工之行

认真践行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理念,推行“一岗双责”,注重直线责任、属地责任落实,将管工作与管安全有机融为一体。明确各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本部门安全管理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及业务部门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直线责任,属地单位对属地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属地责任,安全监管部门对本单位安全产负管理和监督责任,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尽责任。

古人云: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职能优势,从源头上分析排查业务范围内各类风险,建立风险清单,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与专职安监部门有机结合,将业务风险管理由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防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做到防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做到现场风险识别常态化,将作业前的风险识别固化为制度;重要节点风险管控升级化,实行重大节点安全升级管理;安全检查责任化,将安全检查责任落实到人,明确责权;量化审核专业化,培养量化审核专家,开展专业化的全要素审核,实现PDCA良性循环。

针对重大建设项目,采油六厂提出“七不作业”,即:作业现场环境风险未识别不作业、作业票不到现场不作业、作业票内容与现场不符不作业、作业前相关检测未开展不作业、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不作业、相关防护不到位不作业、监护人员缺失不作业。针对日常管理,我们创新管理方式,在基层单位推行员工“上岗五问”和“五化管理”模式,即:一问劳保穿戴齐不齐、二问岗位风险清不清、三问岗位工艺懂不懂、四问操作规程会不会、五问风险应急行不行。工作目标精细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现场操作标准化,岗位交接表单化、巡回检查责任化。将严肃的安全说教转化为人文的关怀,将对员工的要求转化为对员工的关爱,使员工易于接受、愿意接受,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升员工执行力,将安全管理内化为员工自身要求。

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文化引领人的思想。通过多年的努力,具有六厂特色的安全文化已在第六采油厂落地生根,融入每名六厂人的心中,落实于每名六厂人的行动中,第六采油厂将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持续培育安全文化之魂,以踏石有印的恒心不断夯实本质安全之基,为助力大港油田500万吨上产再做新贡献。 (邓晨)